赏析《刘震云: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》
这是 2017 年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(简称国发院)发布的新闻【毕业典礼演讲】刘震云: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,而我是最近在抖音上刷到的视频切片,片段里讲了对鲁迅笔下的三个人物特征总结:没老婆的父亲阿Q,没丈夫的母亲祥林嫂,还有腿被打断了的知识分子孔乙己;还有刘震云的两位人生导师:割麦头把镰的姥姥和热爱木匠活的舅舅刘麻子。最印象深刻的一句是“投机分子走近路成功的人在人中起码占80%”,感觉像对成功学的一个嘲讽,又感觉不够价值观正确。
一开始读的时候,感觉前面的一大部分都与主题无关。先讲了自己在北大时的饮食生活,之后讲同学、校友的意义在毕业后。以一个例子来阐述,同学就是“他说的话你一句都听不懂,你还跟他聊了一晚上。“之后是北大的核心价值体系(百度的),“思想自由,兼容并包”,以鲁迅笔下的三个人物为例。感觉主要契合的是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,可以来说明知识分子的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:要有远见。最后就是自己两位人生导师的例子,投机是可以很大程度上获得成功,但作为知识分子的北大同学,需要有远见,要学会做一个“笨人”,脚踏实地的去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。
整篇看下来,文字还是相当精炼的。演讲稿通读了几遍只感觉非常的顺畅,像是在面对面的跟你谈心。这也确实符合演讲稿的定义,而且有种散文的味道。演讲肯定是会有一个目的,或者要阐述的核心,但又不能太白话,像领导演讲就是,一定要怎么怎么样,教条主义,听着就犯困。所以看着是东边一榔头,西边一锤子的,但读起来非常流畅,且没有距离感。幽默风趣,又非常接地气。最后点题,还交代一句,是校友,下次见面就请我吃饺子。
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